上一篇提到的美國心理學家哈洛在1958年所做的恆河猴實驗,確立了母親的愛對幼兒發展極為重要。我們再把時間回到同一年的英國,也發表了現在大家熟悉的依附理論。

1958年英國精神學病學家約翰・鮑比(John Bowlby)提出「依附」理論,與哈洛不約而同強調看不見的『愛』在強褓中的嬰孩極為重要。嬰兒會在出生後與主要照顧者產生不可分的情感聯繫,發展獨有的依附關係,並以此為根基影響成長後的人際關係。而後鮑比的學生Ainsworth也在1969年做了一連串『陌生情境實驗』實踐了依附理論,觀察到母親與嬰兒的依附關係,分為安全依附、矛盾依附、逃避依附。而自此之後更有一連串的學者,在1960~1990年間,不斷追蹤嬰兒依附關係是否對日後性格成長有直接的影響,並證明有著安全依附的嬰兒,在幼童時期的人際關係、表達能力、情緒處理等都有正向的表現。

在20世紀前半葉大為流行的行為學派,經由後半葉各方學者的努力,奠定了現今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基礎。嗷嗷待哺的嬰兒,在最初成長的階段需要主要照顧者無微不至的對待,在心理與生理上給予充分且溫暖的滿足,給予嬰兒強而有力的『安全堡壘』(約0-6個月)。在這個根基之下,逐漸意識到自我的存在,知道自己和主要照顧者是不同的個體(約6個月~一歲半),然後開始認識周遭的環境,所在的世界,勇於自由的探索(約一歲半~三歲)。而後發展與同儕的關係,從自己玩,到與別的小孩一起玩,與他人產生連結,發展社會化的人際關係(約三歲~六歲)。

學齡前的幼兒成長過程,對於將來的影響極為重要。而父母(主要照顧者)的角色,隨著孩子的成長,能給予的愛與支持有著莫大的考驗。面對剛出生的嬰兒給予奶水和溫暖,相較於會爬會走的幼童相對單純很多。隨著孩子會爬、會走、會說話,會開始表達自己的意見了,父母必須學會的『教養』技能也跟著愈來愈多。要掌握正確的引導孩子並維持孩子心裡感受到愛的能量,非常重要。父母給予孩子愛的感受愈充足,孩子就能朝著正向的發展順利前進,而且這會直接影響往後的人生,至幼童、兒童、青少年、以及成年。因此不論如何,必須謹記一點是,所有的教養(管教)根基於父母與孩子彼此有著良好的關係。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的能量有多大,父母能引導的能量就有多大。

我相信每個父母在面對年幼的孩子都有崩潰抓狂的時刻,而父母和孩子的所有不愉快都可以用愛的表達修補彼此的關係。愛的表達不是只是單純口頭上說的『我愛你』,而是有很多面向可以讓另一方切身體會到愛的感受。美國婚姻治療師蓋瑞・巧門在1998年提出了五種表達愛的方式,讓我對於經營親子關係打開了一扇門。這五種表達愛的方式,分別是:

1.身體的接觸(physical touch)

2.正向的語言(words of affimation)

3.精心的時刻(quality time)

4.服務的行動(acts of service)

5.真心的禮物(receiving gifts)

再帶寶寶成長的過程中,面對開始會爬會走會說話,開始有自我意識的孩子,必須開始讓他了解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,孩子開始學習克制自己的慾望,對自己的行為有所規範與限制,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有許多衝突發生。有時候怒意太滿,用權威及責罵的態度對待孩子之後,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很難沒有裂痕。但,身為父母的自己,愛孩子的心一樣是滿滿的,但在帶領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產生了裂痕,這是我一直以來感到無力的地方。在接觸了這五種愛的表達方式之後,我才領悟到,修補彼此關係的方式並不困難,而且也是建立良好關係的方針。在全心全意陪伴小孩玩樂時(精心的時刻)、時不時的向孩子提起擁抱的邀請,並時常對孩子做出親暱的舉動,比如摸摸頭,撫摸背部肚子(身體的接觸),給孩子鼓勵與肯定的語言與態度(正向的語言),幫孩子洗澡、給孩子做飯、幫孩子撿撿不到的東西(服務的行動),給孩子買有意義的玩具、教材、尿布、奶粉(真心的禮物),這些行動表現,即便沒有用嘴巴說出我愛你,但都讓我自己真實感受到自己正在灌輸孩子滿滿的愛,並且具有信心能讓孩子感受到愛意。

前陣子,我的孩子特別喜歡東西掉到地上後,哭鬧著要我幫他撿起來給他。以他自己的能力,雖然他可以自己撿起來,但卻任性的哭鬧著一定要我幫他撿起來才罷休。這時我突然驚覺,會不會他是在以幫他撿起來的這件事情,來確認媽媽是愛他的。所以當下我問他,『你是不是覺得媽媽要撿起來才表示媽媽愛你呢?』他愣了一下,才表示同意我的說法。那時候,其實他也才發現自己是想確認媽媽是不是愛他的,但他可能自己並沒有察覺這個意圖,只是執著在要媽媽幫他撿起來這個行為,當我將背後的企圖說出來時,的確也讓他釐清了自己深層的想法。後來當他又再度發生同樣的事情時,我會和他說,『媽媽愛你喔,但媽媽希望你可以自己撿起來』有時候他聽到之後可以理解,轉而心平氣和地接受,有時候又會用另一個方式想再取得我的幫忙,我也就順著他讓他能在當下感到滿足。只因為即便說出我愛你這三個字並不能讓他感到滿足罷了。那陣子大約是孩子即將滿三歲的時候,真的非常常出現這樣的行為,很有可能是因為那段時間他和弟弟的衝突比較多,我常常因為他欺負弟弟而對他不高興,彼此的關係較為緊張,所以特別想確認媽媽是否愛他。讓我警惕自己如果孩子常出現類似這樣討愛的行為,其實很有可能是個警訊,顯示孩子在平常的相處中開始失去關係的信心,所以必須用較爲激進的方式確認。孩子還小的時候,能做的確認行為很單純,很容易得到滿足,我們盡可能的滿足他,若等到孩子到了青少年,那他們能做的缺少愛的偏激行為就真的是難以招架了。

關於正向的言語,對我來說,在孩子發展任何技能的過程中,最在乎的是保持有興趣做,而不是他做得好不好。當孩子在做任何一件事情,第一要確保那是他自發性的行為,然後給予他鼓勵和肯定的回饋,那就可以讓他擁有繼續做的動力。如果他在做的過程中,給予的是『指教』,他很快就會感到不耐煩,以及熱情被冷水澆熄的感受。我親眼目睹自己的孩子和另一個長輩在玩球的時候,長輩說要如何如何,我教你要這樣那樣,我的孩子隨後馬上變臉,然後就說不要玩了。這實在是非常直接又明白的反應。所以不論是畫畫、玩積木、玩球、玩鋼琴等等,我大致上是以陪伴的態度為主,並且在孩子有特別進步的地方給予正面的鼓勵,很單純的作法。老實說,所有該有的技能,只要心理生理成熟了,自然就會了,真的不必贏在自己的孩子是多小學會的,不是嗎?

接受禮物這部分,有陣子孩子會特別問,生活周遭的事物是誰買回來的。比如衣服、玩具、尿布、奶粉等等,他會問是爸爸買,還是媽媽買的。當他在詢問的過程中,我的確能感受到,他因為獲得這些很富足的生活必需品而感受到被愛的感覺,尤其是他喜歡的小貼紙,以及有著他最愛的圖案-巧虎的尿布。富足的生活也讓他感恩自己擁有得一切。現在也時常聽到他自己表白自己愛爸爸愛媽媽,讓我感到安心,孩子的回饋其實就是對父母最直接的成績單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a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